一、在更深的操練中認識祂
神的對付的第一重結果就是要讓我們在更深的操練中明白祂、認識祂。試想一想,神每一次在我們身上有對付、有工作時,其結果豈不是在我們身上產生一個影響,讓我們更加渴慕去認識祂、更深地明白祂自己?與其說所發生的事情超乎我們的想象,倒不如說主是超乎我們的一切,主超過我們所知道的一切,超過我們所曾學習的一切,超過現在的一切、將來的一切。祂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太深奧、太隱藏了;憑著我們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想要來認識祂,實在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們卻並非就這樣離開,無奈地舉起雙手說:「我不明白主,不懂得祂要甚麼,也不知道祂為甚麼要這樣做,我還是放棄好了。」雖然在認識和明白主這件事上,人自己是完全的無助、無望。
然而,一旦神的靈在我們堶掠吨F善工,我們會發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正是需要我們認識主,親身地經歷主的最好時候;我們不能輕易地離開那個環境,放棄那個機會。在這個時候,每件事都取決於我們是否對主有一個新的認識,這是一件相當重大的事情--其意義遠遠超過我們僅僅作為一個人在世上渡過一生。如果人生所有的意義僅僅在這個世界上,那麼我們可能就要盡量縮短試煉的時間,想方設法地逃避。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在世上除了走完一段旅程,渡過一些年日之外,還有某一種更為生死攸關的東西。所有超越地上生活的那一切,所有我們曾經談論、承認、表明和期盼的那一切,現在都維繫在這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上--我們對主必須有一個新的認識。這是主在屬祂之人身上進行對付和工作的第一個結果。
二、真認識祂的心 註1
經過以上的經歷之後,我們對主的「心」有了真認識--這認識最首要的還不是指認識祂的意思,不是用來解釋我們經歷的理由,不是為了解決我們的難處,也不是為了解答我們的疑問,而是認識祂的「心」。任何一個人,只要他在關乎生命的事上有點認識,都能從經歷中證實這一點。因為當主在你身上有所工作和對付時,你也許會陷入極深的危機中,四面楚歌;此時,惟一能拯救你的,就是你要對主有新的認識。我問你,主是不是在你初初認識祂的時候,就將祂自己向你說透了呢?祂有沒有對你說:「過去我在你身上是這樣對付你,現在我仍這樣對付你。」難道這樣一來就能解決你的難處、消除你的疑惑嗎?祂是這樣做的嗎?
不,不是在你初認識祂之際,這些深刻的經歷,首先的結果就是要在你的心媯瑑o出一種對祂的「心」的重新認識,即以新的方式來認識神愛的事實和實在。只有藉著神的愛,才能認識神的智慧;只有經過神愛的小徑,才能明白認識神。宇宙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圍繞著這一個中心--神的心,而不停地旋轉。
這難道不是已經在許多事上得到了實證嗎?起碼在屬靈的爭戰上是如此。在屬靈的爭戰中,是甚麼因素能引導我們得著轉機並贏得爭戰?當我們身陷於巨大的屬靈爭戰的旋渦中時,所面臨的壓力幾乎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碰到的每件事都似乎在與我們作對:諸天就像銅牆一般堅硬,使我們的禱告無法上達於天,神的話也如一本密封得嚴嚴實實的天書,叫人從中得不到甚麼;各樣的難處和失望接踵而至,簡直令人無法招架。如此這般折磨的結果是甚麼呢?每一次的結果都是要讓人領會神的愛!當神允許邪惡勢力制造出那些環境時,它們總想靠近我們的耳邊,對神的愛發嘀咕,妄圖把神的愛說成恨:「這不是祂的愛,這是表明祂不愛你了。」這難道不正是我們真實的經歷嗎?此時你惟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這一切都放下,真的把它們統統放下,然後讓神自己將祂的愛呈現在你的面前。整個宇宙的中心都是關乎神的愛。
神的愛是開啟聖經的鑰匙
正如我們前面說過的,我們難道不能用神愛的這把鑰匙去開啟整本聖經,明白各章各節的含義嗎?因為聖經是不斷發展地啟示出這個中心的、基本的事實--神的愛是創造萬事萬物的動機。神為甚麼要創造?人為甚麼是神創造的最中心?這一切都是因為「愛」。聖經接下來的內容一直都是在表明神對人的愛。人是為著神的心而被創造的,這是一個奧秘。隨著我們繼續往前,這個奧秘也越來越深奧、廣博,總括起來就是一個關於愛的奧秘。愛是一件奇妙的事。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無法解釋某某人為甚麼會愛上那個人,某人怎麼會與那人墜入情網?你實在找不出任何理由來解釋。人世間的愛情尚且如此,神聖之愛更是何等的長闊高深,遠超人所能測度。我們實在無法理解,神既然有全備的知識,從起初就已經知道人的結局,可是為甚麼卻會因著愛來親手造人?我實在以為,我們是處在這個奧秘的最深處。請順著這個感動來讀聖經吧!以後我們往下讀時,還會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愛是何等奇妙。
神和亞伯拉罕--心心相印
若要清楚明白在伊甸園中發生的那一幕,你首先要知道它事關神和人之間的愛,但是卻有仇敵在其中作梗,牠始終想要歪曲神心中所定規的,與神爭奪祂愛的對象。然而,你會發現,雖然在園中發生了悲劇,神仍然一再地以祂完全的愛來揀選「那一個子孫」。祂這樣定意在人的身上,實在是奧秘、無法言喻。亞伯拉罕正是這方面強有力的、全面的例證。神定意在亞伯拉罕的身上,引導他與祂自己建立起愛的聯合。請留意:神在亞伯拉罕身上的作為是漸次進深的,表現出神是如何引導人進入祂完全的心意中。
亞伯拉罕正是一步又一步、一段又一段,越過越深地被帶領進入神堶悸熔`處。我現在並不打算追溯那些過程,它們對你們來說可能都已經很熟悉了,我在這堶n請大家注意的點是:雖然神對人不滿意,並且失望,但祂仍是渴望得著完全為著祂自己的人,(這正是神創造人的初衷),祂揀選亞伯拉罕這個人,在愛中帶領他與自己建立起愛的關係,彌補祂對人失望之心,好叫祂要得著人的心意能夠得到滿足。正是藉著這些不斷深入的過程,亞伯拉罕被帶領達到終點--神對他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把他獻為燔祭。」(創二十二2)這是亞伯拉罕一生屬靈的旅程快到達終點前的最後一段道路,亞伯拉罕邁出了信心卓絕的得勝的一步,真正進入了神的心堙苤苤u因為神如此地愛……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亞伯拉罕親身體會到神要得著人的熱切心情,這不正是約翰福音第三章十五至十六節的精髓?所以當亞伯拉罕的旅程就要告終時,我們看到他成為神的朋友,神稱他為「我的朋友亞伯拉罕。」(賽四十一8)
你們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可是彼此之間卻常常缺乏朋友之情,例如父母和子女之間有血緣關係,丈夫和妻子之間有夫婦關係,然而許多人卻無法稱對方為「朋友」。如果一個兒子能成為父親的朋友,或者一位父親能與兒子結交為朋友,這將增添多少過去不曾有的歡喜,並且會使原本平淡的父子關係得到升華。對於各種人際關係而言,皆是如此,主耶穌就是這樣對祂的門徒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我乃稱你們為朋友。」(約十五15)
哦!亞伯拉罕,神的朋友!這難道不是相當清楚地告訴我們,神在揀選「那一個子孫」時,祂所看重的乃是心與心的關係,因為這才是神的「心」事。神最終要得到的,不僅僅是某一個世界、某一種被造的,也不是某一群非常神奇的人,他們得到神所賜的許多奇妙恩賜和好處,以致全世界的人都會注目他們說:「瞧!神那麼顧念他們,為他們行了那麼多奇蹟。」當然,這有可能發生,但是能夠真正叫神心滿意足的,是一些更深刻的東西。在神心目中至終要得著的是一班朋友,他們能與神彼此表示愛的寸衷;只有神的愛才能生出這個愛,它要敗壞魔鬼的工作,恢復曾經一度失落的神的起初心意--讓神得著愛的朋友。雖然我們無法明白這樣的愛,但是祂卻以我們人的語言來表達這個神聖的奧秘;聖經中充滿了這個神聖的奧秘。
神與以色列--愛是惟一的解釋
從神心愛的一位後裔擴展成為一個被揀選的民族,愛的奧秘愈加深邃。神為甚麼單單要揀選雅各的子孫--以色列這一族呢?整個民族都蒙了揀選,這件事真值得我們花上一大段時間,沿著以色列族的歷史,來追尋神愛的軌跡。當我們碰著以色列時,我們就發現自己非常貼近神的心,你看主提到以色列時,祂用了怎樣的字眼、怎樣的稱呼,祂稱以色列為祂的孩子:「以色列還是一個孩子時,我就愛他。」(何十一1另譯)祂又稱以色列為祂的兒子,「……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何十一1)祂說:以色列許配給了祂,是祂的妻子(參何二19、20等);是祂的女兒:「錫安的處女。」(哀二13)祂說:自己就像是以色列的母親:「婦人焉能忘記她的嬰兒……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賽四十九15)你讀過何西阿寫的先知書吧,在那麼短的篇幅內,記述了一個完整的關於神對以色列的愛的故事,展現了神的愛是何等地充滿力量、激情、期待、渴望、甚至為所愛的心碎,這些都是其他地方無法企及的:
「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就愛他……我用慈繩愛索牽引他們,我待他們如人放鬆牛的兩腮夾板,把糧食放在他們面前。他們必不歸回埃及地,亞述人卻要作他們的王,因他們不肯歸向我。刀劍必臨到他們的城邑,毀越門閂,把人吞滅,都因他們隨從自己的計謀。我的民偏要背道離開我,眾先知雖然招呼他們歸向至上的主,卻無人尊崇主。以法蓮哪!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阿!我怎能棄絕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瑪?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轉意,我的憐愛大大發動。」(何十一1,4-8)
前面這段神的話,請留意它是記載在何西阿先知書的第十一章,而那段時期正是以色列惡貫滿盈之日,他們的邪惡和拜偶像達到了頂峰,我甚至不敢在這奡ㄓ峊L們所犯下的那些罪孽。如果將耶路撒冷(代表「宗教世界」)大街上發生的事情,在正派的人面前述說,那本身就是一件丟人的事。在這樣的一個時刻,本該是神的憤怒要傾注在他們身上的時候,可是祂竟然對那些百姓說:「我怎能棄絕你?」你知道何西阿一生所經歷的--這位先知遵神的命令去愛並娶一位淫婦,為的是在他自己一生的生活中彰顯這個偉大的真理:盡管這些百姓深深地陷在罪惡過犯當中,但是神仍然愛他們。宇宙的中心就是這顆愛的心,難道你能說這不是事實嗎?請你再想一想,然後回頭讀一讀舊約聖經吧。
神的愛在祂兒子身上
我們接下來看新約,你看到了甚麼呢?我們看到那充滿宇宙的愛,現在正藉著那一位,就是道成肉身的主耶穌而彰顯表明出來。在這一位人子身上,集中體現了神自己--遠遠超過了過去所有的一切。如果說過去由於以色列曾經犯下滔天大罪,深深地刺傷了神的心,以致於這顆心離開了以色列,那麼,現在在祂兒子--這位人子身上,神不僅表明說以色列是在祂的心上,並且整個世界都在祂心上。「神愛世人」,「……外邦人同為後嗣。」(弗三6)在羅馬書頭幾章,你看到世界是怎樣的一個光景,人的光景又是怎樣墮落,那堜珒y述的事情實在太可怕了。然而,你看到這封書信是怎樣寫出來的呢?它源自於無與倫比的神恩典的啟示,神的恩典是愛的惟一代名詞。現在神藉著祂的兒子,將祂的愛,最充分地彰顯在我們面前;這個彰顯,遠遠超過了以往所有奇妙的表現。
你可以看到,主耶穌與所有的舊約聖經都有關聯;這一點是開啟舊約的鑰匙。不只是因為祂是被預言的那一位--雖然這樣講也是對的:祂是舊約的總綱,它們都是指向祂的,然而,還有更主要的一點:舊約聖經所記載的一切內容到底是要說明甚麼呢?它們的實質是甚麼呢?根本點在那堜O?難道不就是神對人的愛嗎?主耶穌祂自己在舊約聖經中的每一次出現,正體現出這一點;祂涵蓋了每一件事。
但是你可能會說,舊約聖經還有另一面,就是神的忿怒、可怕的一面。是的,神也發怒,可是這是為甚麼呢?正確的理解是:一個人之所以會發怒、生氣,那是因為他還有愛;如果不是深深地愛,就不會生那麼大的氣、發那麼大的怒。在墮落的受造者當中,發怒常常是出自於自私的愛,難得有人能夠完全死己地、純全地發怒;生氣總是因為你在某些方面受到欺騙,遭遇挫折,或者喪失了甚麼,這類事情一臨到我們就叫我們生氣。在受造者當中,極少有人能夠不顧自己的私利,沒有偏見地,像神那樣純全的憤怒。當你完全脫離自己,純全是因為有一股強烈的愛的時候,你的憤怒就會同樣地強烈。所以說,憤怒正是愛另一面的表現,神的怒氣正是從反面說出神是何等的愛。在聖經的末了,我們看到那些可怕的災害,好像是出於憤怒,實質上也是出於神的愛--因為愛是神的屬性。
讓我們再回到中心點上來。舊約發展的結果就是--「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所有的聖經節都指向這件事,這一切的背後就是愛。主耶穌正是先前所有這些神的愛的承繼者。
子對父親的愛的關係
我們現在從子神與父神之間愛的關係來看主這個人。如果說主耶穌是彰顯神,那麼祂是如何將神彰顯出來?祂因著愛將自己完全交托給那位--祂總是稱呼「我的父」的那一位。我認為沒有其它任何方式,還能比這樣更完全地彰顯出神的性情。父神一次、二次地說:「這是(你是)我至愛的兒子。」(太三17,十七5,可一11)雖然父神也可以說:「你是我所愛的子(my
loved Son)。」可是祂並沒有這樣說,祂是說:「你是我至愛的兒子(my beloved Son) 。」我們這樣比較並非多此一舉,請看幾個帶有前綴「be-」的詞(在英文中,「be-」可表示「全體」、「到處」等意思。譯者注):比如,「訂婚」(betrothed)指你與某人有了婚約關係;「圍困」(besiege)指一支軍隊與另一支被包圍的軍隊之間最直接關切的關係;「懇求」(beseech)比要求來得更迫切,當你懇求一個人時,你是真的付出自己,將整個人都交給那個人,完全聽憑他的決定,毫不躊躇。這也就是「至愛的」(beloved
)的意思,它指神與這一位的關係已經是心心相印,密不可分,神把他放在自己的心坎堙A祂與他之間只有愛。所以,神與這位人子之間的關係還不只是簡單的神愛他,並且是神把祂的自己給了他,祂是神至愛的兒子。
再來看主耶穌是如何對待神的旨意。面對那一場血淋淋的爭戰,死亡就在眼前,主耶穌汗珠如大血點般滴下來,但是祂因著對父神的愛,就忍受了過來。「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約十八11)「父阿!……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磢熒N思。」(路二十二42)祂對父神的愛是這樣深切,真是叫人驚訝,我們所能說的言語實在太蒼白無力,無法表現祂們之間愛的偉大力量。但是我還要說,當你看到子繼續往前去的時候,子對父那樣的愛便更顯出極大的力量。你有沒有注意到,主耶穌經過那場爭戰,就是經過那一場因著祂與父神之間的愛而有的爭戰之後,從那一刻起,祂是多麼安靜、平穩、鎮定,因為心堛漯屁啎@結束,外面的局勢就清楚了。
黑夜中,他們來捉拿祂,舉著火把,伴隨著急促的腳步聲,刀劍都出了鞘。猶大這個叛徒出賣了他的主,他說:「我知道祂到那堨h,因為我曾與祂在一塊,我領你們去抓祂。我會給你們一個暗號,免得你們把祂的門徒誤以為是祂而抓錯了人,我與誰親嘴,誰就是祂。」他們來了,後面還跟著那些仇視祂的大祭司和官長們的差役,但是耶穌仍然像磐石一般平穩地站在那堙A反而他們卻在祂面前退後了。「你們找誰?」「找拿撒勒人耶穌。」「我就是。」--「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祂又問他們說:「你們找誰?」「拿撒勒人耶穌。」「我已經告訴你們我就是;你們若找我,就讓這些人去吧。」看哪!祂是多麼地鎮定、平穩,如磐石一般,並且始終如此,無論是在官長、大祭司的面前,還是在彼拉多的面前,祂都是這樣。哦!得勝之愛在平息了許多的衝突、仇恨、狂熱、焦慮之後,使人平穩安息。這就是主耶穌。
第二篇 神的至愛
「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著祂的大愛,祂愛我們……。」(弗二4-5)
在我們前面的默想中,我們一直在試圖指出,雖然在整個廣大的宇宙後面,有一個心意、一個理由、一個設計、一個計劃、一個意願、一個命令,但是這一切的背後有一顆心,它所意味的就是愛。我們從一開始就看到,人是一個特別的創造,專門為著滿足神的心,是祂愛的對象,整本聖經就是在不斷地、越來越多地揭示這個事實。神對人的愛是祂在人身上一切工作的緣由。沿著這條愛的軌跡,我們在其中看到了亞當,看到了被揀選的後裔,還有亞伯拉罕這個特別的例證,後來又有了被揀選的民族--以色列。哦!神的愛多麼豐富、多麼奇妙,真是妙不可言!
接下來我們又來到新約中,看到那永遠的、滿有能力的、充滿奧秘的神的愛,現在完全地彰顯在祂兒子這一個人身上:祂活出神的生命,做成祂的工作,完全獻上自己,不憑自己做任何事,一切都是憑著祂對父的愛而作,祂定意要讓父神的心在人的身上得到滿足。我們已經詳細敘述了祂對父神的愛,我們也特別提到祂與祂的門徒們,就是那些祂所愛的人,祂愛他們就愛到底。我們也看到,祂為此付上了無比大的代價,使這一切最終都成就了,都是憑著那個愛的偉大力量成就的。
在至愛之子堹奐R教會
記述完主耶穌道成肉身在地上生活的歷史之後,聖經又開始記載另一部分內容。由使徒行傳一直到啟示錄,我們看到那永遠的神的愛,現在集中並且首先體現於「教會」:「……神的教會,就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二十28)「……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弗五25)我們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新約從頭到尾每個部分都很好地瀏覽過去,但是我想,我們透過保羅的職事,就會看到這奧秘正在被揭開面紗;雖然我們還不能明白它的全部內容,但是可以看見它最完滿和最豐富的形式,因為保羅本身就是神的愛得以奇妙彰顯的器皿。在保羅的心中,他對神的愛有著最深切的體會,他一次又一次地因這個愛而發出極其的驚訝:「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二20)
「深哉!神豐富的……。」(羅十一33)不僅僅是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並且是豐豐富富的愛。保羅永遠也無法明白為甚麼永遠的愛竟然會光照他、揀選他,並賜給他那麼奇妙、完全、深奧、豐富的愛的啟示。我們若只是看保羅這個人,想從他身上來透徹明白這個啟示的內容,那我們實在要感到無助和無望。我們最好還是藉著神所賜給我們的恩典來思想這個啟示,並讓其他人也來關注它。
記得我們在前面的默想中已經指出,當神至愛的兒子踏進祂在約但的公開事奉工作時,有神的聲音從天上發出來說:「這是我至愛的兒子。」(太三17原文)「我至愛的兒子。」(My
beloved Son)你們還記得「愛」(love)加上「be--」這個前綴後,就不僅僅是指「我所愛的兒子」,而是指「我至愛的兒子」,意思是我在祂身上傾盡了所有的一切。現在,保羅--這位神永遠之愛的使徒,竟敢把這同一個詞用在信徒的身上說:「使我們在至愛之子堻Q接納。」(弗一6另譯)--他如果沒有清楚明白神這個愛的真理的全部內涵,那麼他這樣說的勇氣未免要讓人驚駭了。
「我們在至愛之子堶情v,神如何將祂自己給了祂兒子,祂照樣將祂自己給了我們。哦!當我強調「至愛」這一詞時,我真希望你們不要以為這是在玩語言游戲,增添一些趣味而已。我說過「be--這個前綴可以加在很多詞的前面,而這些詞加上「be--」之後,就成為一件完整的事。例如:「許配」(betrothed)就是指完全的給某人;「懇求」(beseech)的含義就比請求來得更深切。如果我生活中遇見一件十分困擾的事,當我帶著這個困擾來找你時,我就不是簡單隨便地徵求你的意見,而是將我整個人全部的指望都寄托在你身上,我會切切地懇求。神是非常注重我們這種態度,祂讓我們經常面臨一些難處,使我們不光光是簡單地請求,而且是要切切地懇求;這並不是因為祂不樂意或不情願答應我們的祈求,而是因為祂要我們在這件事上有直接明瞭的態度。這個態度極其重要。
保羅切切地懇求,他正是用這種方式對哥林多人說:「我替基督懇求你們與神和好。」(林後二20)
這是一件關乎生和死的大事。再比如「圍困」(besiege)一詞, 當你要圍住一個人、或一件事、或一個地方,你就不會僅僅走過去而已,你會把整個人都投入進去,全身心地關注它。這就是神與祂的基督--祂的至愛的關係;而這關係現在也轉而運用在我們身上。註2
在至愛之子婸X揀選
以弗所書一開頭就點出了一切的根基:「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奡z選了我們,使我們在祂面前在愛埵足偶t潔,無有瑕疵。」(弗一4另譯)在修訂版聖經中是這樣翻譯的:「祂從創立世界以前,在愛奡z選了我們,使我們成為聖潔。」「既然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歸向祂自己,就按著祂旨意所喜悅的,使祂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祂在至愛之子堨掍桵蝯鳩畯怐滿F我們在至愛之子堭o蒙救贖。」(弗一5-6)
這一切都是成就在至愛之子堙C只有在神至愛的兒子堶情A才能成就這一切。你能把握這堛滬威I嗎?這堣ㄥ指祂揀選了我們,或者說是為了這個或那個的原因而揀選我們,這堭j調的是祂在那堙B在甚麼地位上揀選了我們。
所以這句話不止是指在基督耶穌堶探z選了我們,更是指在「至愛之子」的堶探z選了我們。「至愛之子」的特點和品性,正是我們與神之間關係的基礎,祂把這個特點和品性給了我們,所以,我們的存在對於神來說,就是一個愛的存在;我們與神的關係,就是一個愛的關係。基督與神的關係如何,我們與神的關係也如何。在新約中你會看到,「至愛」一詞被頻繁地運用在信徒的身上。保羅非常喜歡用這個詞,他不僅在這媟妞A地說--「在至愛之子堙v,而且他一遍一遍地稱呼聖徒們為「神至愛的」(中文聖經譯為「蒙神所愛的」)。這不單是為了好聽而已,我們有時也會彼此這樣稱呼,例如寫信時抬頭都會加上「親愛的……」;但是保羅這樣說並不為了好聽,讓人感覺舒服而已。
對保羅而言:整個恩典的原則都包含在這堶情C他領悟到永遠的過去和永遠的將來,都是「在至愛之子堶情v、「在神的至愛的堶情v。不要以為這僅僅是語言文字上的技巧,請記住:保羅的整個世界都是他所頻繁提到的「在基督堙v,在這以外他不再有甚麼了。你們無需我再提醒你們,保羅是如何使用這個詞。我在保羅的書信中,發現有一二八處用到這個詞,或者是與它有關係的,例如「在祂堶探z選我們」、「在祂堶情A我們得蒙救贖。」等等,你們可以繼續查找,看看保羅說到「在基督堙v的聖經節還有那一些,你們會發現這些都是在至愛之子堶情C
在至愛之子婸P神聯合
「在至愛之子婸P神聯合」,這是甚麼意思呢?按照我所看見的,保羅的整個職事都在講「在基督婸P神聯合」,這聯合是生命的聯合、有機的聯合,從保羅的生命、經歷和領會中自然地流露出來。我想還是再回到舊約,看看在那堨峇F多少個名詞來表示這聯合。我們先前提到,神一直關注著以色列,以色列被稱為祂的孩子、祂的兒子、祂的女兒、祂的未婚妻、祂的妻子,所有這些稱呼都是有機的、具有生命的關係。不像建築物上的磚頭,雖然一塊與一塊貼得很緊密,但是彼此之間都是死氣沉沉、冷冷冰冰的。愛的聯結是讓人心歡雀躍的生活,讓相愛的雙方感情更加堅定、深厚。保羅進入了這種光景,他甚至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能大聲喊出來:「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八35)
接著他列舉並歸納出所有可能會造成隔離的事物--生與死、現在的事與將來的事、或者別的任何事;最後他總結到,沒有一件「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主基督耶穌堙C」所以,這聯合就是與神自己聯合。無論甚麼都不能叫我們與神分開,正像無法將神和祂兒子分開一樣。
我現在不打算再進一步談愛有甚麼義務和責任,我只要引用一句哥林多前書上的話--「基督是分開的嗎?」你馬上可以領會到我所要講的是甚麼。「基督是分開的嗎?」這句話表達的惟一意思就是基督是不可分開的,你絕對無法將祂分開而不傷及祂這個人。所以,正是這個愛使我們與神合一,並且是有機的、生命的合一;這之間一旦出現隔絕,就會破壞整個生命機體。
哦!讓我們對「甚麼是教會」和「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能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屬神的觀念。在這埵酗@個何等使人驚訝的宣告--「我深信(或譯作『我被說服了』)無論是死是生」,無論是這事、是那事,或是使人吃驚的事,「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主基督耶穌堛滿C」最使人遺憾的是,這幾章在這堻Q斷開了(指羅馬書第八章和第九章)。我們還要繼續讀下去,支取愛的完全力量。但是,在這塈琱ㄦQ過於注意那些細節。
關於神永遠的旨意,保羅全部意念和啟示都集中在一個短語--「在基督堙v、「在愛子(至愛之子)堙v。你可以從他寫給以弗所書信中,看到這個輪廓:他一直把我們帶回到從前,在我們尚未成形之前,在這世界還沒有以現在的秩序存在之前,就是在神的重新創造行動之前,祂就在至愛之子奡z選我們。從所有的年代看下來,祂都是在愛子的堶探z選我們。
蒙召進入愛的交通
保羅談論了神愛的永遠揀選之後說,我們是蒙召進入與神的兒子交通中。從前是蒙神的揀選,現今是蒙神的呼召。我不知道,關於你的得救、重生、歸向主,這些事情在你的心目中佔有多重的分量?你是不是認為信主得救,就是指某一天你遇見主,於是得救、歸向主?你有沒有意識到,就在那一天,有一個呼召臨到你?其實早在有時間之前,這個呼召就已經跟你有了關係,好像是在永遠的過去,神就在愛奡z選了你,然後一直按著祂的旨意呼召你。為此,神已經等候你好久,直等到你得救了,祂才使這呼召臨到你;雖然這呼召堶掄晱]含著一些很偉大的事,但是其中最大的一件就是,我們可以藉著永遠的愛,在神的兒子堶情A與神的自己聯結在一起。
現在我們來看,神的心意是甚麼呢?當祂的心意得著滿足時,事情該如何呢?我們可以談論耶穌的見證、基督的豐滿、教會是祂的身體、與基督合一等等,關於這一切我們可說的還有許多,雖然它們都是偉大的真理、偉大的思想,但是我卻發現一件事:我們還沒有完全明白神的心。認識到這一點,我頗感安慰;然而,這也是最讓我們感覺痛苦的一件事:當我們還在這堙A永遠無法達到神的終點。今天我們每往前一步,在我們身上都必須再經歷一些事情,好叫以往所有的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就是說,為了要在屬天的啟示上有進一步的得著,我們要一次又一次地經歷死亡、枯乾、倒空、絕望。我們曾經還以為說:哦!已經進入神完全的思想中,終於到了神的心意是甚麼有一段時間,我們的確是這樣思想,還讓它充了我們的視野;可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一切又都變得索然無味,我們又要經歷一段艱難的時光。是的,這一切都是對的,也是真實的,但是它們並不是最終的。
根據我的經歷,每一次我們有了奇妙的啟示,經過那段自己覺得已經是登峰造極時光之後接著仍然要一次又一次地經受枯乾、倒空、絕望。然而正是通過這樣不斷地與神之間的經歷,你才能長大,進入更深的境地,拓寬屬靈的視野。我不知道我們是否能夠達到神這些工作的終點,可是我現在能夠告訴你,當神達到祂的目標時,每件事都將呈現出神的愛,並絕對都是祂的彰顯。
我想,保羅在以弗所書所要表達的,實在是一個偉大的啟示。請留意在這卷書信中,恩典有何等的位置,愛有何等的位置:「……是何等長闊高深;並且基督的愛是過於所能測度的。」(弗三8-9)就是目標。保羅將這一點呈現出來,告訴我們最終就是要達到那堙C
如果你我一直走在神最終旨意的路上,那麼我們有甚麼呢?只有一點--在愛媔V來越充足,越來越豐富。關於這一點我就先說到這堙C
在至愛之子堨足全豐的預備
感謝神!祂不僅呼召我們,而且祂是召呼我們到達並進入一個已經完全預備好的根基上,祂賜給我們的供應是全足全豐的,這供應就是在基督堙C試想祂是用何等大的呼召來呼召我們,而我們如果要用自己的力量去達到祂的要求,去滿足祂所要求的一切,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哦!我們寧願從來沒有聽見這個呼召!我們知道靠自己實在無法拿出一點甚麼,能滿足神最低限度的一點心意。你能在你自己的堶情A找出一點這樣的愛嗎?只要讀一段關於愛的偉大啟示,你就會知道我們這個人在各方面都是不堪一擊的。這段偉大的啟示就是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其中沒有那一段、那一節不是將我們擊倒,俯伏在地:「愛是琱[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這一切歸結起來就是--「愛是永不失敗」(和合本為「愛是永不止息」),就是說,愛是從來不放棄。我們算甚麼呢?在此你能站立得住嗎?不能!但是祂仍呼召我們進入至愛之子堙F「在基督堙v,就是一個全然預備好的根基。「祂是我所喜悅的」--這是一個全足全豐的預備。
在基督埵野足全豐的預備。這個預備促使保羅邁出了巨大的一步,他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堶惇△菕F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而活,這信是在祂兒子堶悸滿A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二20)(保羅並沒有說:與基督同死失去我們的個性;我們要丟棄的是個人主義,而不是個性。)在上面所引的經文中,有一句不太好翻譯,就是「我因神兒子的信而活」,或「這信是在祂兒子的堶情C」就我看來,保羅所要表達的更確切的意思應當是--「在十字架的那一邊,基督已經預備了新生命所需要的一切。我靠祂而活,我是靠著祂所預備的而活著。」的確,神呼召我們進到祂兒子堶情A就是呼召我們進入一個全足全豐的預備之中。你說:「我不能愛,特別在某些方面我無法愛下去。」但是基督能夠愛,祂已經在你身上證實了這點。你想每個人都愛你嗎?總會有一些人不愛你。但是不管你是甚麼人,基督都愛你。也許別人有很多的理由不愛你,可是祂愛你。神現在就是用這個能夠愛不可愛之人的愛來愛你。祂賜給我們這樣的愛去愛人。
難道這不正是整個福音最奇妙之處嗎?許多時候,我們聽到有的傳道人外出之後回來見證說:「我奉神差遣到某個國家去,我曾感覺那堛漱H是我從來不可能去愛的人,他們只會引起我的反感;但是我愛了他們,因為他們也是主的人。」對!正是這一點,這足夠了。我要強調的是蒙召進入基督堙A就是蒙召進入「至愛之子」已經預備好的一切根基上。保羅和哥林多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假如說有的人不值得別人愛,那麼哥林多人是最不值得保羅愛,他們在凡事上都虧欠了他,對他又是那麼輕看、手段卑劣,以致於保羅說,難道我越發愛你們,就越發少得你們的愛嗎?(林後十二15)當我讀到這堮氶A堶捧P觸最深的就是,實在要有極大的愛才能愛這些人。但是保羅對此是甚麼態度呢?他為他們心都破碎了。這不是天然的愛,這是在基督堛熒R,是在至愛之子堜珗w備的。你領會了嗎?我不用多說,在基督奡N是一個全足全豐的預備。
關於「在基督堙v這個偉大的事實,保羅還談了好幾個方面。他說:在十字架上,神把我們全人都帶進基督堙C當基督受死,被神審判的時候,我們也都在祂堶惆了審判、經歷死;我們也要與祂一同復活;並且不只如此,當我們復活的時侯,不僅要離開這世界,而且還要在祂堶掩P祂一同坐在天上。這個「在基督堙v的事實,包含了多少方面的內容阿!那麼「在基督堙v到底是甚麼意思呢?「在基督堙v概括起來就是指,惟有基督才是信徒的世界;只有在基督堙A才能實現神對受造之物的偉大心意--在至愛之子堙A人成為神所愛的,就是神愛的對象。我們都應當充滿與神愛性質相同的愛。(願主赦免我們的失敗!)只有在基督堶情A才能讓神達到祂愛的目的。
模成至愛之子的樣式
在基督堙A神要在我們身上作成甚麼呢?概括地說:祂是渴望我們因著愛而模成祂兒子的樣式。在你的觀念中,神的兒子是甚麼模樣?祂是神的至愛之子,「兒子」這個詞就是一個愛的稱呼,沒有其它任何詞彙能比它更高、更豐滿地表現出神的愛。在神的啟示的光中,我們看到「兒子」、「兒子的名分」就是愛的具體說明和透徹的註解。讓我們因著愛而「模成祂兒子的樣式」。我現在談這些,是想盡量多地讓你們領會一些東西,但我所能作也只有這麼多。你們要求神把這些深深地寫在你們的心堶情A而不是僅僅聽聽而已。主必定會幫助我們來效法祂的兒子,因為這件事與祂有非常實在的關係。
同時,我們也要受到挑戰,來效法祂的兒子,並模成祂兒子的樣式。在我們的心堙A應當常常感到滿有恩典,「哦!我天天被你激勵,感覺虧欠你恩典。」(參<選本詩歌>六十六首第三節)我們真喜歡這樣的詩歌。難道我們沒有體會到唯一能替代「愛」的詞就是「恩典」?「恩典」說出了神在所有事情上的動機。神是在恩典奡z選了我們,愛是祂的動機。
在至愛之子堙A我們被愛的地位是如何的真實,照樣我們愛弟兄的責任也是同等的真實。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是彼此相愛,就是要我們將神所賜予我們的恩典施行在別人身上。我們經常引用約翰壹書第四章十九節,但欽定本聖經翻譯得並不恰當,它被譯為「我們愛祂,因為祂先愛我們。」其實不應當加第一個「祂」字,加上去反而令上下文不通順,正確的應譯作「我們愛,因為祂先愛我們。」這是約翰在這封書信中所要竭力辯護的:「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應該彼此相愛。」(約壹四11)「神既是這樣愛我們」--祂將祂在天上所有的一切都賜給了我們;我們之所以彼此相愛,因為祂先愛我們。
這是對於我們「在基督堙v的真實光景的一個極大考驗,一個極大的挑戰。我們需要經歷一些事情來面對和答應這個挑戰。保羅說:一切的預備都在至愛之子的堶情A但是祂並沒有讓我們停在這堙A因為在愛子基督堣ㄛO一句空話,好像神把一切東西放進去之後,就甚麼都不管了。不,祂自己就是一切。「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堶惇﹛C」基督是一切的供應者。保羅是多麼強調這一點!他從始至終一直要我們達到這種終極認識--「基督在你們堶情A榮耀的盼望。」(西一27)如果說這埵酗@件事,是我無法描述的,那麼我暫且將它概括為一個詞--榮耀,「……召你們,得享祂永遠的榮耀。」(彼前五10)甚麼是「榮耀」?除了完全的愛,沒有甚麼是榮耀的。完全的愛是神的榮耀,神的榮耀就是祂的愛。
好了,即使你忘了我剛才所說的,沒有關係,請你在心堥c記一件事--「祂愛我們的大愛」,這是每一個基督徒全部生命過程的維繫點。這個愛在我們堶情A叫神的心得著滿足。能讓神心滿意足的,不是我們擁有許多真理和教義,或者能夠給人講解許多教訓,也不是因為洞悉了福音的奧秘。不,這些都不是,終歸起來乃是--神的愛賜給了我們,並藉著我們得以彰顯。願神幫助我們! Top
第三篇 愛的服事
「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祂我們的大愛----」(弗二4-5)
「耶穌……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祂離席站起來,脫下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堙A就洗門徒的腳。」(約十三1-17)
門徒--在個人興趣的支配中
在這堙A神聖之愛給我們上了很生動的一堂課。讓我們來詳細地看一看這一幕,好好地領受它的真實效應。請注意,當時的氣氛相當緊張,門徒們之間的危機一觸即發。他們彷彿是在期待一件事,期待中又攙雜著一種幻想,幻想著即將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在他們每個人的腦海中,都在想象著國度:耶穌被眾人擁戴為彌賽亞,人們揮舞著棕樹枝,大聲喊:「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約十二13)
許多人把他們對於彌賽亞的想法和期待,全部都集中在耶穌的身上,尤其是這些門徒們,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見過祂所行的大神蹟,這些神蹟恰恰與國度有關係,於是這又大大地刺激了他們主觀的期望。當然,他們有著非常根深蒂固的猶太主義觀念,想要在這個世界上建立一個國、一個「彌賽亞」的國度,以取代當時的羅馬政府。所有這一切彌漫在他們當中,滲透到他們的思想堙A他們甚至已經開始勾畫各人在那國度中要佔有甚麼地位了。西庇太兒子的母親來見耶穌,拜祂,向祂求一件事:「叫我這兩個兒子在穈蕅堙A一個坐在磪k邊,一個坐在磪秉銦C」(太二十20)
你看看她想的是甚麼呢!這兩個兒子並非不曉得他們母親的奢望和妄求,他們是與她一塊兒上前去見耶穌的!其餘十個門徒聽見這件事大大地惱怒,他們在路上就開始議論紛紛,不斷地爭論誰為大。
當時的情勢就是如此。不要以為他們僅僅是在口角:「我比你大」。其實事態要復雜得多,他們甚至已經在爭論某些更細節的問題:「在國度塈畯n成為某某重要人士。」他們所有的想法都牽扯到個人的地位和職位,他們彼此爭競,都想勝過對方。在這場爭論中,門徒們為了將來在國度堛漲a位、職位、以及個人的利益、好處,竟然吵得不可開交、互相嫉恨、大發脾氣。這就是當時的光景。我們從聖經的記載可以大致了解當時的光景;但聖經又記載說:耶穌知道他們心堜珝Q的,並且祂知道這樣下去結果會怎樣。
門徒們是這樣來到耶穌為他們安排的那間樓房堙C在那時的耶路撒冷城堙A每間擺設良好的客房或套間堙A在房門口都放有一張小桌子,桌上有一個臉盆,一壺洒了香水的清水,以及圍裙和手巾。如果這是一戶有錢的富裕人家,可能還會有一名僕人在一旁侍候。但是,耶穌在安排房間時,祂並沒有請佣人;房間堨u有一些常用的擺設而已。當門徒們來到那間樓房時,他們心煩意亂,情緒急躁不安,彼此瞪著眼睛,徑直來到屋堙C他們有的人抬頭望望天花板,有的人四處隨意瞧瞧,就是沒有人注意到那只臉盆!沒有人有心情想要去服事別人。晚餐已經準備好了,可是他們沒有洗腳,坐下來就吃。
我年輕時聽人說,世界上有兩座最骯髒的城市,其中一個就是耶路撒冷城,即使那時該城已經有了一些現代化的公共衛生設施。而在主耶穌的那個時代,根本沒有這些設施,所有的垃圾廢物都是丟在街上。你想象一下,大熱天時,塵土飛揚,滿城污穢,氣味難聞!當他們從這樣的街道上走過,進到屋子堮氶A門口的那盆清水對他們來說,不應當是視而不見、可有可無的東西--它可是必需之品。他們真是需要用清水好好地洗一洗。但是,他們竟然有意無意地把它忽略過去了。
以上說的,正是整個事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光景。這並非誇大其辭,我們提及這些細節,就是想讓大家透過字埵瘨﹛A體會當時的真實景況。門徒們都忽略了洗滌盆,沒有洗乾淨坐下就用餐。
缺乏服事的靈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幫門徒自己的光景。此刻,他們的心情還是煩躁不安,並且這股情緒還在不斷加重。你知道,當我們身處這樣狀態時,不也會找許多藉口替自己辯護,竭力維持自己的面子嗎?這不正是人的天性嗎?
馬太就是這樣。他在侵略者的政府中替外國人做事,可以賺許多錢。當年耶穌呼召他作門徒時,他擺設了一個盛大的宴會招待朋友們,如果他不是很有錢,是不可能擺設昂貴的宴席;當然沒有僕人也不可能招待那麼多的賓客。不難推測,馬太總是愛讓別人替他洗腳,他也一直以為自己是位大人物。他可不作僕人!
雅各和約翰也是如此。他們是大祭司的朋友,可以進入大祭司的院子堙C他們是在社會上有身份,在公共場合有影響的重要人士。
還有彼得。可能彼得的社會地位會低一點,然而他也可以爭辯說:「我是最靠近主的三個門徒之一,比其他人總該更優越一點吧;我比一般人認識更多的屬靈事物,每當主有特別工作的時候,我都有份與祂同處,所以不該輪到我去侍候別人。」
主--在愛的激勵下謙卑地服事
上面所談的這些,並不是在講一個消遣好玩、生動有趣的故事,而是想藉此為主下面的舉動作一個開場白。在那樣的氣氛中,門徒們心緒低落、態度虛假、做作、卑劣。哦!他們是那樣的小心眼、吝嗇、使人不齒。然而,就在這時「祂……離席站起來……。」去行門徒們都迴避不作的事。在約翰的記載中,這埵酗@個何等奇妙的轉折--「……祂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祂手堙A且知道自己是從神出來,又要歸到神那堨h。」於是主離席站起來,(毫無疑問,祂隨後所行的都是照著平時的規矩),靜靜地走到門口,脫下外袍,拿起圍裙(就是僕人所戴的圍裙)綁上,把手巾束在腰上,把清水倒在盆堙A就開始洗門徒們的腳。「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祂愛所有屬於祂的人,無論他們如何,即使是像剛才那樣光景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愛到極點)。」
這堸角W就有一個問題產生:甚麼是愛到極點的愛呢?甚麼是基督的愛呢?甚麼是神的愛呢?答案就在這堙G這個愛不是憑感情用事;主在這媢麊顳{們的愛就是這個愛。愛不僅指愛那些可愛的、能夠讓你去愛的人,對於這樣的人你情不自禁就會愛上他。主的愛是一直愛到底,愛到極點。
我們的蒙潔淨是無私之愛的結果
接下來,祂對門徒們解釋祂剛才所作的。透過這些信息,我們才能了解祂所做之事的意義。祂說:「我現在所做的,你們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他們後來明白了甚麼呢?他們認識到,這世界是一個污穢的地方,它深深地墮落在罪惡之中,其間充斥著從地獄奡眶o出來的糞臭和渣滓--比耶路撒冷大街上的垃圾更糟糕幾倍--人必須從這墮落中被拯救出來,必須從一切的污穢中被洗淨。能完成這救贖大工的,既不是傲慢的馬太,也不是自以為是的彼得,而是神的羔羊,「順服一直到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這一切的成就,乃是經過剝奪、降卑、倒空,藉著一直服事到底的靈。基督對我們的服事就是這樣的服事。
哦!為了使我們得潔淨,主是何等地降卑自己、倒空自己!這代價是何等大!這就是主所說的愛--不是在天國堿隻菑v找一個好位置,成為一位重要人物,使自己有聲望。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說到「愛是不張狂」,莫法(MOFFAT)把它翻譯成「愛是不虛張聲勢」。試想一下:無論甚麼東西,一旦成為我們的驕傲、聲望、地位、特權,那麼這其中一定是沒有愛。我們看見主耶穌就是看見愛。愛,這個愛,從來不會為自己留下半點地步,而去與別人爭權奪利,爭辯自己有沒有被認可,有沒有得到地位等等。哦!自私自利在愛中是站不住腳的。假如主耶穌也為自己爭地位,祂就不能教導門徒們愛的這一課,也絕不會走上十字架,那麼我們就不能得潔淨、蒙拯救,脫離這世界了。如果真是那樣,我們就實在太悲哀了。
與祂同為僕人的呼召
我不知道你們是如何感受這一個呼召。我承認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考慮是否可以將它告訴別人。我從自己很長一段時期的經歷中認識到,我們經常會把主在我們靈堬`處所說的話,輕描淡寫為一篇道理說給別人聽;你們這些作話語職事的人,有沒有體會過這一點?主曾經將一些事強烈地感動在你堶情A然而你卻將它作為一篇道理,輕飄飄地說了出去。我是用心來體會這個感動的。每當我看到你我身上的救恩,是因著神無限的大愛,藉著降卑至極的服事之靈,取了奴僕的形像,而成就了救贖的大工,我就不禁感嘆說:還有別的甚麼事奉能成就這工作?
或者,我們是希望看到聖靈再發起別的甚麼運動,來完成這救恩嗎?哦!這不是一篇深奧的道理,這是聖靈在我們心底的呼喊!現在所有的要點都集中在這堙苤「祂既然愛世上屬自己的人,祂就愛他們到底。」--這些人就是像他們那樣、像我們這樣的一班人。我並不是客觀地去看那些門徒,我是親身地體會他們的光景。無論是彼得、是馬太,還是猶大,他們身上的光景在我身上都有。
感謝神!祂愛我就愛到底,祂是以如此大的愛,一直愛我到底、到極點;祂不是高高在上,堅持祂的權柄、威嚴、地位,來要求我這個下賤的奴僕認識祂的主權。不,祂是親自降卑來服事你和我。祂是主,但是有一個時候,祂竟然成為服事人的主。使人驚訝的是即使將來我們看到祂在榮耀中,祂仍然束著腰(這是僕人的裝飾)。祂是榮耀的主,但同時又是最偉大的屬天的僕人。祂來服事我們,洗淨我們的罪,救我們脫離現今邪惡的世界。凡祂所做的都是在僕人的靈堸答滿C哦!服事的靈和僕人的地位,在今天是何等地被藐視!今天在各地你都會聽見說,沒有人願意作僕人;「僕人」的稱呼叫人厭惡。服事的靈幾乎要從地球上消失了,基督的靈實在匱乏。但是無論那埵酗F它,那奡N有屬天的祝福,有大能大力。
哦!千萬不要輕看僕人的地位!不要野心勃勃地想得到地位、賞識、名聲、贊譽,不要奢望別人都會尊重你的權利。願神以這靈充滿我們。我們不應當等著讓別人來為我們作事,我們應當奉基督的名,尋找機會來服事別人--我們的心應當是殷勤的,隨時隨處找機會幫助主的百姓,因為他們是主的子民;幫助未得救者,因為主受死是為要拯救他們;幫助未潔淨者,因為主受死是為要洗淨他們。願主用這靈充滿我們! Top
第四章 愛的挑戰
「……祂的大愛,祂以這樣大的愛來愛我們。」(弗二4另譯)
「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堙C」(羅五5)
「親愛的阿!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神是如此愛我們……。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四11、19另譯)
這是愛的挑戰,神聖之愛的挑戰--「親愛的,因為……。」約翰告訴我們:「因為神如此愛我們,我們也應該彼此相愛。」這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想可以這樣說,我們已經看到了神聖之愛,神的愛是開啟整本聖經的鑰匙,揭開了從創世記到啟示錄的奧秘;我們前面也提到,這一切屬天的啟示總括起來就是,在基督塈畯抳P神有生命上的聯合,神自始至終都是我們的父。這些都是客觀真實的一面,但在約翰書信的這段論述中,我們一下子就被帶入一場面對面的考驗,要試一試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這個試驗其實質就是一場關於「愛」的考驗。在約翰書信中,接下來連續出現了幾個「如果--」:「如果人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約壹四20)「這人不是愛神的。」察驗我們與神的關係如何,常常是掛上「如果」一詞,考驗我們的愛究竟是如何。
神的愛藉著聖靈澆灌在我們心堙C也是藉著聖靈的運行,我們接受它進入心堙A由此成就了我們與神在基督堛疑鰜Y。因為聖靈賜給了我們,所以我們才能與神親近;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堙A這正是聖靈內住的直接結果和確據。如果要考驗我們與神之間是否有屬靈的、生命的聯合,那麼其最本質的特點,就是看我們堶惇O否有屬神的愛。約翰在他的書信中,就是以這個來向我們挑戰--「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壹三14)
( 其意思指,我們與神有了生命的聯合)。神的話表明,這個愛可以察驗出我們有沒有受聖靈。
愛神的也當愛弟兄
當然,我們從一得救開始,就體會到這個簡單的事實--從前我們不會對基督徒有特別的愛;但是在信主之後,我們就發現自己對於其他神的兒女有了全新的感覺。雖然這個起頭還很粗淺,但它畢竟是一個開始,一個根基。約翰將這個帶入了更深的一步,他在書信中,對那些已經得救、認識神、並受了聖靈的神的子民說:「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堙A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約壹二27)使徒的這番話,是寫給屬靈長進的人。
當我們在屬靈上有長進時,也許會有一種隱藏的對弟兄苦毒的情緒,不知不覺地從我們堶悼芚o出來,這可能就是因為我們在愛神這件事上失敗了。由於缺乏愛,你與神之間沒有了最親密的感覺,整個屬靈生活陷入被動和癱瘓:每天與神的交通變得死氣沉沉,沒有一點活力。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最根本的愛,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捆綁或傷害。剛信主時,你有甚麼感覺?那時,神的愛澆灌在你心堙A你對別的基督徒有一種說不出的愛。但是有一天,你不再像起初那樣地愛別的基督徒時,你與主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變化。起先你是認為所有的基督徒都非常棒,並對此毫不置疑:只要他們是屬於主的人,那麼他們就都是好人。
可是後來,你卻開始對「基督徒」產生疑問,不僅是從整體上懷疑「基督徒」,而且會針對單個的基督徒;你意識到基督徒畢竟是人,他們不是天使,並非都像你起初所想像的那麼完滿。於是你這時有些失望,還會在一些事情上覺得他們格格不入。然而,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與神之間的關係立即受到影響。除非你找到一條途徑擺脫那光景,重新用屬神的愛來愛弟兄,否則你與神同行的腳步就要受束縛,與主寶貴的、滿有喜樂的交通就會失去,與父的關係就被陰影籠罩。你會發現,除去陰影的惟一途徑,就是以愛勝過那些不愛弟兄的光景。
如何知道神愛我們
我們怎麼知道神愛我們?這是一個與我們有極大關係的問題。關於祂的愛,有很多是難以回答的,其間充滿了奧秘--首先,祂究竟為甚麼要愛我們?祂說:祂就是愛我們,祂為此給我們許多又大又寶貴的應許和確據;我們有從神那堥茠獐々ㄡM的證據,就是祂為我們所成就的事,都證明祂是愛我們。然而,即使如此,那些關於神的恩賜、神偉大救贖工作的教訓,以及所有告訴我們神愛我們的話語,有時對我們來說,也只不過是聖經上的一些記載、教義罷了。這些都真實嗎?祂真的愛我嗎?也許這些教導放諸四海皆準,但是我們能否真正地說:「祂愛我」?
現在讓我們回到羅馬書第五章,這章經文可以給你一個最重要的、概括性的答案。讓我們一起來考慮這個問題--如何能知道神愛我們?你和我該以怎樣的一種方式,不同於我們過去從人所聽的教導,不僅是在悟性上認識「神愛世人」這個真理,而是真認識「神愛你」?我告訴你:這埵酗@種方式,藉此你可以知道神愛你,而且是很確定的知道:如果你是一名神的兒女,並且已經接受聖靈在你堶情A(請記得:聖靈就是神愛的靈),一旦你對別的神的兒女的愛冷淡了,或者對他們持一種批評、懷疑、嫉妒的態度,那麼在你媕Y就會發生了死亡,或者說陷入了死境:你的喜樂消失了,你自然會感覺到有些事做錯了,堶悼穸X了憂傷,你就知道甚麼叫做憂傷。靈堶掉~傷的那種滋味是何等難受!其實,此刻並不是你這個人在憂傷自己沒有愛,而是在你堶悸漸t外一個人在憂傷--在你全人的最深處哭泣。我們正是藉此得知神愛我們,因為「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中。」
當聖靈因愛憂傷時,我們知道祂會在堶惕i訴我們說:「我不能與你有快樂的交通,你使我很憂傷、滿了痛苦。」惟獨因著有愛,才會叫人憂傷;沒有愛的人,從來不會憂傷,也不會受到傷害、感覺痛苦。愛的感覺越敏銳,就會越深切地感覺到不妥的事情所造成的憂傷。聖靈對於愛是特別敏銳的,因為這是祂最顯著的特點。請記得:這也是祂涵蓋一切的特點。保羅說:「聖靈所結的果子是愛。」(加五20)我們常常以為那是一串並列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等,實際上,保羅在這堨峈漪O單數。他不是說:「聖靈所結的果子(複數)是仁愛、喜樂、和平……。」他是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單數)是愛。」然後,他才接下去告訴我們愛是--「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扼殺了愛就扼殺了後面的幾樣;傷害了愛就傷害了其它的每一樣。沒有那包容萬有的愛,你就不可能有別的甚麼。
所以,聖靈涵蓋一切,至為突出的特點就是--祂是神愛的靈。對於愛,祂是非常敏銳,非常容易因愛憂傷。「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弗四30)--這是一個勸誡,我們由此知道,神是如何地愛我們--當愛受到傷害時,神的愛就藉著聖靈在我們堶惇健R憂傷。
再者:這一點也特別受到仇敵的攻擊。當我們憂傷時,牠會說那就是神不愛我們了。對我來說,就曾有過非常內在的、活生生的例證,從我心底最深處證明了神愛我。我正是通過這些經歷,學習認識到神愛我--如果我的言行與愛相悖,那麼我就要有一段相當痛苦難受的經歷;一旦我褻瀆了愛,觸犯了神對我的愛,我會立刻意識到我錯了,因為神聖之愛開始在我堶掉~傷了。每一件事都與這個深深地連在一起。我們要能夠服下來,說:「主阿!求窸j免我,我悔改,我承認那是罪。」只有這樣,主才徹底洗淨、完全赦免,否則我們就無法再往前走了。這一點牽涉到我們與主同行的每一步,會觸及我們與主之間的每一縷關係。我們需要愛的靈,才能對愛敏銳;我們的嘴唇和我們的靈,都需要愛的火來煉淨,才能除去傲慢的、自以為高人一等的、論斷人的,懷疑人的靈。假如我們身上還有這些光景,那麼我們絕對無法再與神同行一步。
缺少愛影響禱告生活
缺少愛會傷及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缺少愛傷害我們的禱告生活,使我們無法不斷地禱告。今天何等需要能夠禱告的人,不是那些教導別人要如何禱告,自己卻不禱告的人。沒有人願意輕看禱告,但是我們真需要一個能夠禱告的弟兄或姊妹,他或她的禱告能夠上達於天,使我們進入神的同在,並能對神有把握,靠著禱告成全。除非我們與神之間建立起愛的關係,並且也能夠將這愛彰顯予祂所愛的人,無論他們是誰,情形是好是壞,否則我們將無法像這樣有能力地禱告。缺少愛,我們的禱告就受攔阻,神的話也向我們關閉。如果愛的根基受到傷害,主就不能與我們一同前進。
我們愛因為祂先愛
「神既是這樣愛……。」你能揣測「這樣」的程度嗎?你能理解「這樣」的含義嗎?不,我們不能。「神既是這樣愛……。」--「我們也當愛」;約翰在這婸﹛G「我們愛,因為祂先愛我們。」(約壹四19)欽定本聖經的譯法是:「我們愛祂,因為祂先愛我們。」我認為加上那個「祂」字,效果並不好。絕大多數早期聖經版本中沒有加「祂」字。我不能確定,加上「祂」字以後是不是正確的真理,但是這樣一加,肯定會使上下文不通順。也許你認為不加「祂」字不容易明白,最好把「祂」加上,變為「我們愛祂,因為祂先愛我們。」
的確,今天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人,神先愛了他們,他們卻不愛神;還有數不盡的主的子民,雖然主是那樣地愛他們,可是他們卻未盡本分來愛祂。難道就沒有人大聲喊:「我實在沒有愛,甚至從來沒有幫助過一個弟兄或者挽回一個罪人。」其實祂先愛我們,並不是強迫我們要愛祂,我們對祂的愛有越完全的領會,我們向著祂的愛就越豐滿;在這堜珣j調的乃是愛的事實--「我們愛,因為祂先愛我們。」這是一個挑戰。我能夠愛別人多少,乃是在乎我對於「祂愛我」領受了多少,從來沒有人對「祂愛我」有了足夠的領會,而他還可以不愛別的弟兄。如果我們真的被神對我們的大愛所折服,那我們怎敢再帶著審判的態度,對待其它身陷錯誤,過失,或過犯中的神的兒女,絕對不會!我們既已認識了神的愛,我們就要以這樣的愛來愛弟兄。我們有沒有愛?這個要檢驗出我們對神的愛領會究竟有多少,我們與主的關系到底如何。這是衡量神的兒女每一件事的標準。
在愛的根基上長大
在屬靈上要長大,惟一的根基就是愛。從來沒有人得到一大堆的教導就長大了;教導不能讓人長大。你可以年復一年不斷地聚會,但你屬靈的身量卻一直如故,沒有半點增長--這是聚會的悲劇--沒有使基督的份量在教會中增加一點;在屬靈的爭戰中,你也不比多年前進步一點。哦!你就算得到了所有屬靈的教導,那也絕不意味你長大了。當然,在屬靈的成長過程中有必要得到教導,但我們是因為愛才得以長大。不要讓別人覺得我們能傳講愛的真理,就會有愛,一切事情就都會變好,很可能是一面在傳講,一面卻與「道」完全背離。教導有它的地位,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即使我有了各樣的知識卻沒有愛,我也算不得甚麼(林前十三章)。一切成長的根基都在乎愛。
是神的愛不是天然的愛
你們不要疏忽曲解我的意思,我必須強調,這堜珨〞漪O屬神的愛。你們別以為我是在泛泛而談甚麼寬廣無邊的博愛,或是甚麼溫文爾雅的氣質,那些走這條寬廣道路的人,一旦碰到巨大的生死攸關的屬靈事情時,就只會退縮,無法忍受一點。他們因著害怕別人不高興,從來不「憑著愛心說誠實話。」(弗四15)我所要談的不是這樣的愛,不是人天然的愛。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很善良,脾氣又好,是心胸廣大的人。但是人一進到屬靈的領域,天然的性情就全沒有用了。
有一天,人的這些美德都要遭到擊打和破碎,他們可能會被刺激得跳起來:從來沒有發過脾氣的人,可能會受刺激而動怒;為避免引起不快而一直妥協的人,現在寧可忍受不愉快,也要作出明確的決斷。神的愛會有這樣的要求。另一方面,那些從來不慷慨,不大方的人,現在因著神的愛,有了一顆完全嶄新的心,慷慨大方成為他的性情。我們所談的這些,完全與人的天然無關--無論我們是或者不是甚麼人。
神的愛勝過惡勢力
現在我要竭力地告訴你們:神的愛是大能的愛、得勝的愛,勝過無窮無盡的事。如今臨到我們的屬神的愛是由被釘的基督而來的,這愛是從祂的十字架、從祂的傷口、從祂的肋旁流出來的。這個愛對付了宇宙中最可怕的、抵擋神的勢力,並且勝過了它。不是僅僅在形式上戰勝它、「仁慈地」對待某些錯誤,寬恕它們。哦!不是這樣的!這個愛反對宇宙間一切凶惡的、敵擋愛的勢力,而且是完全地勝過了它們。神的愛在加略山上大大地勝過了所有與愛相反的東西。我們應當要有這樣的愛--得勝的愛、勝利的愛。
從某種意義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使人生畏的愛:凡是抵擋它的都要被摔碎、打碎,所有一切在它面前都要屈服。沒有人會在人的善良面前屈服,也不會在惡魔面前屈服;人不會向邪惡的敵對神的勢力屈服,但是他們在那個經過試驗、經過檢驗、經過忍受、經過忍耐、長久地忍耐的愛面前,就不能不屈服了。也許你已經等候了許久,忍受了許多,忍耐了許許多多,可是你的愛仍然沒有人領會,甚至還受到反對。再給他一段時間吧,所有一切都要在屬神的愛面前屈服。是神長久忍耐的愛贏得了我們的心。這難道不是你心中最深的故事?--在我心堿O這樣的--神聖的愛無限地忍耐,愛在我堶惕唻、忍耐。
這是驚人的愛。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叫人心服的愛--遠遠超越那種「和稀泥」式的愛(我能用這個詞嗎?)「和稀泥」就是總愛把事情粉飾起來。哦!那可不是神的愛。神的愛是得勝的愛。
沒有愛就沒有真實的事奉
在神的這個愛中,對我們有一個挑戰:「我們也應當愛……。」這是一個挑戰。當神的愛藉著聖靈澆灌在我們心堮氶A我們所作的任何事都要毫無例外地彰顯出愛來。讓我們回到開頭所說的:如果你曾經在某些事情上受過神的對付,其實你是在「愛」這件事上受管教。如果你有關注如何才能為神所用,不論是大用還是小用--作傳道、教師、個人見證(在這堿O指他活著就是一個生命的見證,而不是刻意去「公開見證」)--我要告訴你(這些話是一個生命的成熟的認識,四十年來,他一直關注的就是成為一個對主有用的人),除非是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堙A否則沒有任何別的根基能使我們成為對主有用的人。我們一定要以這樣的屬靈的愛來愛人,因為這才是真正的事奉:對於那些得著你屬靈關心和屬靈興趣的人,你會因著愛甚至願意為他們捨命,為著他們的緣故忍耐至死:一直愛到心碎的地步--我是特意用「心碎」這個詞--因為愛就是要愛到這樣的地步。不是經過這樣生出來的事奉就不是對主的事奉;不是植根於,並且建基於神的愛,就沒有見證、沒有生命可言。你可以擁有其它的一切,諸如大量的聖經知識,豐富的聖經教導、教義、資料等眾多東西,但是,如果沒有愛,對愛缺乏一種深情的體會,不是用心去感受神愛我們的大愛,那麼其它的一切就沒有一點價值。/史百克
Top